最近国内资本市场迎来雨过天晴,沪深指数克服恐慌情绪,连续数日收涨。
今年以来,受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及近期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外部因素交织共振,国内资本市场出现过度反应,甚至蔓延出恐慌情绪。
不过,正如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所说,各类风险因素对A股市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可控的。其原因不仅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趋势不变,还包括近年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生态在改善,市场活力在增强。
从资产端看,产品结构越发丰富,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新产品开始试点,许多金融衍生工具正在储备,市场深度和广度都有了纵深度,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和风险识别管理能力正在聚能汇力;
从资金端看,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已接近20%,资本市场正在成为社保、保险、银行理财等机构不可或缺的投资配置场所,不同期限、风险偏好和风险可承载能力的市场主体逐鹿市场,不断丰富市场,提高了市场的御寒和抗风险能力;
从制度建设角度看,注册制正在全市场稳步推进,做市商制度正在引入科创板,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诉讼制度、举证责任倒挂的辩方举证制度等,正安营扎寨,国内资本市场正在形成公权监管与市场自律自治相互助推的秩序。
显然,这些是国内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础,也是缓解美联储加息、中美经济和货币周期出现偏差,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底气。
那么,为何在市场生态日益丰富、市场秩序日益改进的场景下,国内资本市场依然频繁被情绪尤其是恐慌情绪左右?市场的普遍共识是缺信心。
无信任不交易,确实市场最底层的逻辑就是信任机制,信任就是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真实显示自身偏好。信任机制不完善,市场就缺乏独立市场人格,即市场主体不愿意将自身的真实偏好有效纳入到市场生态中,且往往用说假话遮盖自身的真实偏好,这使得一旦市场出现恐慌情绪,投资者就自然而然奢望政策托底。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信任机制不完善,缘于不少利益相关主体将资本市场看作是攫取的场所。一些上市公司依然将股市当作是免费筹资之地,而非资源配置的场景;有投资者则将股市假想成提款机,而非财富管理的场景。
信任是市场的魂魄。市场各参与主体不走出这种功利主义,纵然引入再多长期投资资金、丰富多少投资品种,都将事倍功半。
而要做出改变,就需要完善市场信任机制,各参与主体各司其职,不缺位、不越位。
首先,监管层回归到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的防护型保障和透明性担保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如制定高质量信披制度,最小化信息保密边际值,让信息在不违反自由悖论下应披尽披。
其次,为市场自律自治营造良好的衍生场景,市场主体的信任无法完全有效融入市场生态,根本上就是一些非市场因素堵住了市场主体在市场充分表达的可行自由。通过不断完善集体诉讼制度、辩方举证制度,通过衡平法则促使投资者与上市公司进行权利对等博弈,以切实有效地营造以保密为例外、公开为原则的信息披露,让市场将应披尽披的信息充分吸收进其价格信号中,将有助于市场成为信任交易的场所。
总之,不断完善市场信任机制,让所有市场主体愿意将自身真实显示偏好放置于市场,寻求资本市场的优化配置,国内资本市场就会真正稳健发展,就会真正成为我国新旧经济增长引擎更替的动力配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