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半导体芯片供需错配下的“缺芯潮”,能为A股相关上市公司增收“几斗米”?伴随年报披露,答案逐步揭晓。
2月23日晚,电源管理芯片企业晶丰明源(688368.SH)披露科创板首份半导体企业年报。2021年,该公司实现主营收入23.02亿元,同比增长108.75%;归母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883.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增长1993.67%。
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在少见大手笔分红的半导体上市公司中,晶丰明源拿出真金白银大把“派糖”: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元(含税),共计分红2.4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重36%。
尽管全年业绩增速亮眼,但第四季度全球半导体周期下行,仍对晶丰明源的业绩产生了明显影响——单季度营收净利分别环比下滑37.15%、56%。目前,半导体行业内部结构已经松动,消费类模拟芯片价格逐步回归历史均值,在前年度业绩高基数下,消费类模拟芯片企业2022年保持业绩高增的压力并不小。
四季度业绩明显下滑仍分红2.5亿
2021年,全球半导体芯片行业上游产能供应不足,需求端因汽车销量增加、新冠疫情催生出的居家办公需求增加而爆发式增长,行业整体处于供需失衡的状态。
晶丰明源主营LED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AC/DC电源芯片、DC/DC电源芯片等产品系列,目前研发重心是AC/DC芯片和为CPU/GPU供电的大电流DC/DC芯片。在主要营收来源LED照明产品需求旺盛、满产满销的推动下,该公司去年业绩大增。
从细分产品来看,随着智能家居应用场景增多,智能LED电源驱动芯片的销量增速大超通用LED产品,前者占整体销售收入比例,也由上年同期36.78%增加至46.19%,增加9.41 个百分点。
其中,智能LED驱动芯片产量 24.11亿粒,产销率96.96%,销售量比上年增长81.15%,通用LED驱动芯片的销量同比减少1.47%,为41.55亿粒。晶丰明源表示,公司对LED照明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的交付优先级。
另外,晶丰明源的电机驱动产品销售收入虽较上年同期增长近70%,但规模尚小,为3813.75万;内置和外置AC/DC电源芯片的部分产品成功量产,尚未对业绩形成明显贡献。同时,单价提升及产品结构优化、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增加等,也推动晶丰明源2021年业绩大幅增长。
基金持股方面,根据2021年报,重仓晶丰明源的基金共10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该基金去年四季度增持12.33万股。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基金新晋为第七大股东,持股数量为34万股。华夏科创板50ETF、东方红睿元三年定开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分别在第四季度减持26.25万股、9.39万股。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晶丰明源第四季度的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或也印证了本轮半导体高景气度周期,在去年四季度出现了下行拐点。
2021年第四季度,晶丰明源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环比下滑37%、56%,分别为4.77亿元、1.04亿元,当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00万元,是全年唯一经营现金净流出的季度。
涨价红利结束或临增长压力
从业绩预披露来看,头部半导体芯片股业绩同比大增是普遍现象。但在这轮芯片缺货涨价潮中,有芯片股赚得仅仅是产品溢价的钱,也有企业乘着高景气度,进一步稳固了在客户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
二级市场方面,在高景气与国产替代带动下,半导体行业去年虽有波折,但整体收益率仍领先主要指数。作为去年半导体板块的一只大牛股,晶丰明源股价曾在三个多月时间内实现翻番,最高涨至580元。此后半导体快速进入深度调整,晶丰明源区间最大回调幅度一度超过50%,但全年累计涨幅依然不俗,达86.57%。截至2月24日,晶丰明源股价报239.83元,今年累计下跌25.08%。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半导体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总体仍然向上,行业内部结构调整下,细分赛道分化或会加剧。
“供需错配的需求大增和单品涨价,是推动去年半导体板块阶段大涨的主要逻辑,科创板个股波动较大,有板块流动性不足的因素。拉长时间看,高景气不再或者说景气度难超预期,是半导体芯片股近阶段持续回调的原因。”一位TMT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就模拟芯片企业来说,相比英飞凌、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海外巨头,国内企业规模相对仍小,业绩增速变化跟随行业景气度波动更大。“从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需求和库存来看,2022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将逐步向周期后期过渡,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光伏等需求保持高增的子板块,仍会面临供给偏紧的情形。”该分析师说。
该分析师还称,按照模拟芯片赛道产品稳定性分级,晶丰明源主营的LED照明驱动芯片赛道属于消费电子级,要求低于工业通讯级和汽车电子级。“去年二三季度的业绩高基数下,今年很难看到消费类模拟芯片企业有超预期业绩的表现,行业内部供给结构已进入调整,消费类相关芯片由于供给逐步恢复价格会有所回落,‘缺芯涨价’红利期已结束。”他对记者说。
事实上,工业通讯级和汽车电子级对产品质量苛刻性的要求,也附加了更大更稳定的价值,是国际大厂保持可观的收入规模与增长的“利器”,国内这方面的技术储备,距离海外企业仍有较大差距。
以德州仪器为例,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该公司来自工业和汽车电子的收入占比分别由 2013年的24%、13%提高到2020年的37%、20%,消费电子和通信收入的占比分别由2013年的37%、16%,下降到2020年的27%、8%。期间,德州仪器的净利润规模由人民币13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人民币365亿元。
“伴随国际大厂逐步退出低附加值的中低端消费电子市场,为国内相关企业快速成长提供了机遇。目前,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前十的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占比不到10%,业绩增长和估值增长的主逻辑还是国产替代。”前述分析师说。